技术文章更多>>
- 实验室打碎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?
- 点击次数:149 更新时间:2025-08-01
- 实验室打碎机(如粉碎机、研磨机等)的安全操作是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的关键,需从操作前准备、运行中监控、停机后处理三个环节严格把控。以下是具体规程:一、操作前:做好这5项检查,杜绝隐患设备状态核查检查电源线、插头是否破损,接地是否牢固(三相设备必须接零线,避免漏电);确认粉碎腔、刀片/研磨体无松动、裂纹或磨损(如刀片缺口超过1/3需更换);试运转10-15秒,听是否有异常噪音(如金属摩擦声可能是部件错位),观察转速是否稳定。物料预处理严禁投入易燃易爆(如乙醇浸泡的样品)、腐蚀性(如强酸强碱)、含金属杂质(如铁钉)的物料;大块物料需先破碎至设备允许的最大进料尺寸(如≤5cm,具体看设备说明),避免卡料;含水量过高(如超过20%)的物料需预干燥,防止黏结腔壁导致过载。个人防护到位必须佩戴护目镜(防飞溅)、防尘口罩(防粉尘吸入)、防滑手套(搬运物料时);长发需束起,不穿宽松衣物(避免卷入设备),不佩戴项链、手链等饰品。环境清理操作台周围30cm内无杂物(尤其易燃易爆品),地面干燥无积水(防滑倒触电);若设备有粉尘排放,需在通风橱内操作,或连接除尘装置。参数确认根据物料性质设定转速(如脆性物料用高速,韧性物料用中低速),禁止超过设备最大额定转速;设定粉碎时间(单次运行不超过设备连续工作上限,如多数实验室机型≤30分钟)。二、运行中:牢记“不操作、即停机”原则实时监控,禁止这些行为运行时不得打开粉碎腔盖(即使停机未完全静止,也需等刀片/研磨体停稳后操作);禁止用手、工具伸入腔内拨动物料(卡料时必须先断电,待设备停稳后处理);不得在设备运行时移动、倾斜机身,或触碰旋转部件的外罩(可能因振动导致部件脱落)。异常处理要果断若出现以下情况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切断电源:异响(如“咔咔”卡壳声、电机“嗡嗡”过载声);机身剧烈振动(可能是物料偏心或部件松动);电机外壳过热(超过60℃,手感烫手)或有焦糊味。三、停机后:规范处理,保障下次安全设备与物料处理确认设备完全静止(至少30秒)后,再打开腔盖取出物料,避免残留物料被旋转部件甩出;清理粉碎腔时,使用专用工具(如塑料铲),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刀片(即使停机,锋利边缘仍可能划伤);若处理过腐蚀性或有毒物料,需用专用溶剂(如清水、酒精)彻底清洗腔体内外,防止残留腐蚀设备或污染下次样品。设备保养清理后检查刀片/研磨体是否有新的磨损,轴承部位按需添加润滑油(参考设备说明书的周期);断开电源,拔掉插头,盖上防尘罩,在设备旁标注“已清洁”“正常”或“待维修”状态。紧急情况应对若发生人员被旋转部件卷入,立即切断总电源,切勿直接拉扯身体(可能导致二次伤害)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;若出现粉尘泄漏引发轻微火情,用干粉灭火器灭火(禁止用水扑灭电器火灾),火势扩大时立即撤离并报警。四、特殊注意事项多人协作:如需两人配合(如一人加料、一人操作),必须明确分工,确认“停机”信号后再传递物料;儿童与无关人员: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设备,尤其禁止儿童进入操作区域;定期维护:每3个月由专业人员检查电机绝缘性、传动部件磨损情况,确保设备处于合格状态。